当前位置:
细胞周期

PI(碘化丙啶)染色

细胞周期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间期又分为三期:即 DNA 合成前期 ( G1 期 )、DNA 合成期 ( S 期 ) 与 DNA 合成后期 ( G2 期 )。某些细胞在分裂结束后暂时离开细胞周期,停止细胞分裂,执行一定生物学功能 ( G0 期 )。由于细胞周期各时相的 DNA 含量不同,通常正常细胞的 G1 / G0 期具有二倍体细胞的 DNA 含量 ( 2N ),而 G2 / M 期具有四倍体细胞的DNA 含量 (4N),而 S 期的 DNA 含量介于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PI可以与 DNA 结合,其荧光强度直接反映了细胞内 DNA含量。因此,通过流式细胞仪 PI 染色法对细胞内 DNA 含量进行检测时,可以将细胞周期各时相区分为 G1 / G0 期,S 期和 G2/ M期,获得的流式直方图对应的各细胞周期可通过特殊软件计算各时相的细胞百分率。




示例


凋亡胸腺细胞的测量



 (A)胸腺细胞发生凋亡的点阵分析。与凋亡胸腺细胞相比,坏死细胞的碎片和残留物(其中大部分在使用流式细胞仪富集靶细胞期间已被消除)可以通过调低直径(FSC)和减少DNA荧光强度来识别(并通过消除相应的区域进行门控调节)。右图的 3D成像显示了与正常细胞核、凋亡细胞核和碎片相对应的峰值。(B)消除残余碎片后的histogram分析,可以对正常和凋亡细胞核的百分比进行精确和可重复的统计。



参考文献

Riccardi, Carlo; Nicoletti, Ildo (2006). Analysis of apoptosis by propidium iodide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 1(3), 1458–1461. doi:10.1038/nprot.2006.238 

 



   Back